第13期发展对象培训班 | 胡银平老师主讲专题报告《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

2024-04-19

上海建桥学院党校

第13期发展对象培训班

专题报告第二讲

《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


序言

 2024年4月19日16时,上海建桥学院党校第13期发展对象培训班专题报告第二讲《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在大礼堂举行。本期党课由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银平老师主讲。

\ | /


胡银平老师授课



 胡银平老师《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为主题,从五个方面为同学们娓娓道来:中共建党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党在实践中探索革命新道路。


中共建党的历史逻辑

 胡银平老师指出,中共建党的历史逻辑是吸取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用不同的革命历史事件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印证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信仰者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近代中国,让一批批仁人志士看到救国的希望,其中,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是梁启超陈独秀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这一系列文章和演讲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大钊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李大钊、陈独秀、杨匏安、蔡和森等在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中,使许多并不了解社会主义的人也转而信仰社会主义了。同时,帮助了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知识分子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他们躬行践履,矢志不渝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

 报告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在上海成立的缘由,是由于上海城市为中共建立提供了可能。从上海市城市化上海现代化上海的国际化新阶层的应运而生中共建党的文化起源和法租界中区的特征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原因,并强调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催生革命思想



中国共产党建立

 由1920年2月,陈独秀回沪,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至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正式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纲领新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新的前途。伟大的建党精神也应运而生,这一精神包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具有永恒的宝贵价值


党在实践中探索革命新道路

      胡银平老师提到介绍了党在实践中探索革命新道路,道路探索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主线“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这一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告诉我们:道路问题至关重要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立足自身国情,吸取经验教训,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长期实践和探索中走出来的,凝聚着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勇气智慧和汗水沿着这条正确道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在这漫长而艰苦的历史之路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



结语



      胡银平老师特别强调,我们必须对党保持绝对的忠诚,有朴素的感情,有理性的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 /